年產兩萬噸有機肥生產線
有機肥生產線基本流程簡述如下:

1、發酵工藝段(1)預發酵以20噸牛糞、10噸雞糞、20噸豬糞為原料,投加到混合預發酵裝置(荷蘭進口)中,進行有機物料接種、充分混合、預發酵.
(2)主發酵采用三結合臥式厭氧發酵設備(專利設備),加入生物菌種,發酵溫度控制在50-60℃,完成發酵后顏色呈深褐色,無糞臭但有堆肥氣味.沼氣收集后經水封罐、阻火器進入沼氣鍋爐燃燒,為發酵裝置、造粒、干燥等單元提供熱量.
2、有機肥生產線復配工藝段(1)粉碎對配料(稻草、秸稈、豆餅、骨粉、蹄角粉等)進行粉碎,同時對無機肥進行粉碎.
(2)原料復配與混合有機與無機原料的配方按不同系列產品進行混合.在攪拌機內充分混勻.假如比例12%,約12噸.
(3)含水率控制加秸桿粉或草炭C/N比高含水率低的有機物料,其加入量為木炭6噸/天、草碳6噸/天、稻草麥桿18噸/天,處理后原料含水率60%-65%,C/N比20-30.加入物質須經充分破碎.
3、有機肥生產線造粒工藝(1)粉碎發酵存放1天后進行粉碎,將發酵好的有機料進行烘干、粉碎、篩分.
(2)復配與混合在系列專用肥制作過程中,根據不同土壤狀況及不同作物,添加無機養分以及濃縮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性的礦物質,使肥料中含有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如氮、磷、鉀、鈉、錳、鋅、銅等.根據配方將氮、磷、鉀及發酵好的物料進行電腦配比攪拌,輸送至造粒機進行造粒.有機與無機原料的配方按不同系列產品進行混合.在攪拌機內充分混勻.假如比例12%,約12噸.
(3)造粒由于生物肥料的生產,以有機質為主,纖維素多、成形條件差,并添加有造肥功能的活細菌群、生產過程以不宜接觸高溫等特點.造料方式上不宜采用園盤造粒和轉鼓造粒方法,因為這二種工藝,要求原料的粉碎細度高,造粒水分高,一般含水量要達到30%左右,為此烘干的負荷大,有效細菌損失也大,而且成球率低,(60%~70%左右),生產過程中粉塵很大,操作環境很差,因此對于有機生物肥的生產,應以環境擠壓法生產的比較好,環境擠壓對原料粉碎要求低,成型率高(95%以上),成開后顆粒含水量低,烘干的負荷很小,可以減少有效細菌的損失,粉塵小,操作環境較好.
推薦閱讀:
對輥擠壓造粒機的使用過程
無干燥復合肥生產線
逆流冷卻機
面對當天更低土壤亞健康有機肥設備廠家對農民施肥中的幾點建議
上一篇:
年產1萬噸有機肥生產線方案
下一篇:
雞糞有機肥生產線